0912-7984886

产业背景

产业背景

“环保趋严+劳动力紧缺”驱动,政策开启装配式建筑万亿市场空间

 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组装成的建筑物,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

 由于环保趋严和劳动力紧缺,政府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2012-18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增长至2.9亿平米(占新开工面积13.9% ) ,年均复合增速65.2%。预计202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占比超50%。

装配式PC技术日趋成熟

 在三大结构体系中,PC结构因成本最低、居住舒适度高等特点,在民用住宅中应用最为广泛,装配式PC技术也发展较为成熟。万科等龙头地产商都已在项目中运用装配式建造技术,其中碧桂园自主研发了“SSGF”新建造体系,通过采用全穿插施工、装配式装修等技术,将建造工期缩短6-8个月,成为建筑工业化实践标杆。

装配式建造成本改善空间大,“工期缩短+政策奖励”显著提升开发商经济效益。

目前,装配式建筑造价略高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通过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案和优化装配式设计环节可有效降低装配建造成本,特别是规模化生产预制构件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工期缩短和政策优惠(容积率奖励、预售节点提前等)产生的间接效益可显著提高开发商内部收益率(IRR),有助于开发商快速回笼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极大地促进了开发商发展装配式建筑。

混泥土管桩市场分析2021混凝土管桩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不含台湾地区厂家),生产各类管桩2.5亿米左右,产值达300多亿人民币。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也近250亿元,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

截至2016年底,全国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11133家,同比增长5.57%,年设计产能61.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19%;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31.1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呈持续下降趋势。全国生产预拌混凝土19.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9%,较2015年同期下降7.7%;全年用于生产预拌混凝土的散装水泥量为6.11亿吨。混凝土行业的主要企业有中国建材、西部建设等,行业集中度较低,2017年CR10仅有11.19%,比2016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经过2018年的产能扩大之后,混凝土管桩行业及时改变策略。预计2019年后,市场规模将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到2022年突破万亿。